【主要業務范圍/業務開展情況】
1.外周血管性疾?。侯i動脈狹窄、主動脈縮窄、主動脈夾層、腹主動脈瘤、四肢血管狹窄和閉塞。
2.頭頸部疾患:鼻出血、鼻咽纖維血管瘤、頜面部血管瘤、靜脈竇血栓形成、頸動脈體瘤。
3.胸部疾患:咯血、氣管狹窄、支氣管肺癌、急性肺栓塞、肺動靜脈畸形、食管狹窄、食管瘺、上腔靜脈阻塞。
4.腹部疾患:肝血管瘤、肝惡性腫瘤、梗阻性黃疸、門靜脈高壓癥、脾功能亢進、消化道出血、胃十二指腸梗阻、結直腸梗阻、腎血管性高血壓、布-加綜合征、肝脾外傷、腎臟挫裂傷及醫源性損傷。
5.盆腔疾患:痔瘡、精索靜脈曲張、異位妊娠、子宮肌瘤、子宮腺肌癥、盆腔大出血、盆腔惡性腫瘤。
6.骨骼、關節與四肢疾?。貉甸g盤突出癥、股骨頭缺血性壞死、骨腫瘤、椎體腫瘤、下肢動脈缺血、下肢靜脈阻塞。
7. 膿腫引流術、囊腫置管引流術、無水乙醇滅能術、腫瘤微波消融術、下腔靜脈濾器置放與取出術、經皮椎體成形術。
【科室特色】
介入治療是介于外科、內科治療之間的新興治療方法,包括血管內介入和非血管介入治療。以“介入治療局部,綜合調控全身”為理念,特點是創傷小、簡便、安全、有效、并發癥少和住院時間短。
一、對于需內科治療類疾病,介入治療相對與內科治療優點在于:
藥物可直接作用于病變部位,不僅大大提高了病變部位藥物濃度,還大大減少了藥物用量,并減少了藥物副作用。
二、對于需外科治療類疾病,介入治療相對與外科治療優點在于:
1、無需開刀暴露病灶,一般只需幾毫米的皮膚切口,就可以完成治療,表皮損傷小,無明顯痕跡。
2、大部分病人只需要局部麻醉而非全身麻醉,從而降低了麻醉的風險性。
3、損傷小、恢復快、效果滿意,對身體正常器官的影響小。
4、對于目前治療難度大的惡性腫瘤,介入治療能夠盡量把藥物局限在病變部位,從而減少對身體和其他器官的副作用。部分腫瘤在介入治療后相當于外科切除。